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不錯過知識訊息,立即加入國家地理官方X

Jan. 22 2021

誰說海邊只有消波塊! 花蓮洄瀾灣這樣「養胖」海岸 30年監測:沙灘回來了、親海更容易

  • 經過數十年的監測與水工模擬,洄瀾灣因海岸開發造成的海岸線退縮,一步一步獲得改善,現在海岸常常聚集人群。攝影:廖靜蕙

    經過數十年的監測與水工模擬,洄瀾灣因海岸開發造成的海岸線退縮,一步一步獲得改善,現在海岸常常聚集人群。攝影:廖靜蕙

  • 九河局長謝明昌每有訪客,總帶來此處忘憂解悶,不忘說明這些年來的努力。攝影:廖靜蕙

    九河局長謝明昌每有訪客,總帶來此處忘憂解悶,不忘說明這些年來的努力。攝影:廖靜蕙

  • 從海岸可見若隱若現的離岸潛堤。攝影:廖靜蕙

    從海岸可見若隱若現的離岸潛堤。攝影:廖靜蕙

  • 南濱海岸的海龜意象,盼望民眾減少塑料使用以及關切海洋議題。攝影:廖靜蕙

    南濱海岸的海龜意象,盼望民眾減少塑料使用以及關切海洋議題。攝影:廖靜蕙

  • 防風林帶栽植蜜源植物白水木。攝影:廖靜蕙

    防風林帶栽植蜜源植物白水木。攝影:廖靜蕙

  • 海岸邊的石碑上,聚集的鳥群。攝影:廖靜蕙

    海岸邊的石碑上,聚集的鳥群。攝影:廖靜蕙

1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花蓮報導

洄瀾灣變美了。原本為了減緩花蓮北濱、南濱以及化仁海岸的海岸線退縮,經過水利署九河局數十年監測、水工模擬接力,不但將消波塊退出海岸坡面,改以順應自然密疊的天然塊石,「養胖」海岸灘地,更透過離岸潛堤減緩海浪沖刷灘地的力道。如此一來,親近海洋變得可及且容易,周邊營造的海岸風情,也吸引花蓮市民前來休閒遊憩。誰說海邊只能放消波塊!

經過數十年的監測與水工模擬,洄瀾灣因海岸開發造成的海岸線退縮,一步一步獲得改善,現在海岸常常聚集人群。攝影:廖靜蕙

經過數十年的監測與水工模擬,洄瀾灣因海岸開發造成的海岸線退縮,一步一步獲得改善,現在海岸常常聚集人群。攝影:廖靜蕙

減緩洄瀾灣海岸線退縮 各種嘗試取代消波塊

花蓮這個地名,是由當地海岸舊稱「洄瀾灣」的洄瀾轉譯而來。「洄瀾灣」之所在,正是花蓮北濱、南濱以及化仁海岸的合稱,為早期花蓮經濟命脈及聚落集中地;尤以南濱海岸距離市區約十分鐘車程,是臺灣難能可貴距離市鎮相當近的海岸公園。當地原有的沙灘海岸曾因花蓮港擴建而消失,即使投下大量的消波塊,仍檔不住海岸線侵蝕、退縮的事實。

為了讓海岸線長回來,經濟部水利署經過長達三十多年的監測,嘗試以各種工法改善海岸線退縮,最後以離岸堤、塊石坡面以及防風林,成功地讓海岸線變胖一點。

截至2019年監測資料顯示,目前海岸線回淤最好的地方達22公尺,其他地區至少也比原來多5公尺。另外,海岸環境也同步改善,逐漸成為花蓮市民活動的去處。

花蓮港擴建帶來繁榮 也使沙灘不見了

如果不知道南北濱化仁海岸在哪裡,那麼不妨從花蓮市南濱路的「太平洋公園」入口進入。走入後視野隨即被開闊的海岸景觀吸引。晴朗的天氣,總集合一群看海的人。

「南濱海岸開闊的景觀很適合坐在這裡放空。」跟著經濟部水利署第九河川局長謝明昌走訪現場,他如此建議。由於距離九河局辦公室約五分鐘車程,每有外地訪客,若有空暇,就帶來這裡走走,享受海岸風情,不忘說明一直以來同仁們的努力。

九河局長謝明昌每有訪客,總帶來此處忘憂解悶,不忘說明這些年來的努力。攝影:廖靜蕙

九河局長謝明昌每有訪客,總帶來此處忘憂解悶,不忘說明這些年來的努力。攝影:廖靜蕙

此處是難得一見,鄰近市區、人來人往熱鬧的海岸,卻曾經充滿消波塊,阻隔了人們接近海灘的機會。九河局工務課長黃承焌指著平坦開闊的塊石灘說,這裡原本因花蓮港凸堤效應,放置了許多俗稱「肉粽」的消波塊、防波堤,以為可以減少海岸線退縮,卻只是讓原本長達數百公尺的沙灘就此消失。

1980年代花蓮港東防坡堤延伸擴建,凸堤改變了從南濱、化仁海岸持續侵蝕,影響海岸線退縮,北濱海岸更為淤沙所困。只是多年來,行政部門以傳統的海堤及多種消波塊應對,卻始終未見成效。為此,1986年啟動了海岸線的監測,33年的監測資料,不但全臺絕無僅有,也奠立了工程改善的基礎。

「肉粽」消波塊做不到的事 交給岬灣養灘、離岸潛堤

海岸的退縮,成了公部門必須面對、解決的課題。九河局陸續委託成功大學和臺灣世曦工程進行研究,成大依據學理跟水工模擬試驗,建議北濱海堤可做類似岬灣的工程,再進行人工養灘,也就是把每年河川疏圳的土方,運到這裡來增加沙源。

在南濱和化仁海岸,則建議做離岸潛堤。離岸堤距離海岸有段距離,高度和距離也都經過工程計算,大部分藏於海下,減少視覺上工程量體衝擊,維持海岸景觀。它的原理是消浪能,當海浪打上岸前,先由離岸堤消除能量,減少波浪衝擊的力道,同時減緩沖刷灘地的力道。

最後做成16座離海135公尺的離岸潛堤。每座潛堤由30噸型混凝土塊所組成,一部分由原有的消波塊堆疊;有八座在南濱海岸,各長80公尺、高10公尺,露出海平面約1.5公尺;另外8座在化仁海岸,各長70公尺。

又因由消波塊堆疊的潛堤,具多孔隙及提供隱蔽空間等特性,形成人工魚礁的效果;在九河局進行的監測調查中,在南濱及化仁海岸發現大規模的礁體,包覆在消波塊表面,珊瑚礁、底棲生物、魚類,全都回到南濱海岸。

從海岸可見若隱若現的離岸潛堤。攝影:廖靜蕙

從海岸可見若隱若現的離岸潛堤。攝影:廖靜蕙

三十多年監測:養胖海岸 沙灘回來了

那麼海岸線是否改善?九河局從監測資料中得知,1986年是花蓮人認為海岸線最長的年度,於是之後的每一年監測資料,都和這一年的海岸線進行侵蝕或掛淤的比較。一開始都是侵蝕、往內掏刷、海岸線減少;1996年興建離岸堤後,逐漸出現回淤的現象,尤其愈靠近花蓮港愈明顯。

數據顯示,從2004~2019年之間,已經淤積了5~22公尺。「好一點的約20多公尺,但至少有5公尺。」謝明昌說,雖然每年還有變化,但若從長期監測資料來看,就是海岸線往外、灘地增加。

「這表示目前的工法和策略是有效的。」他說,即使調出以前的航照圖,從逐年航照圖也可看出變化。

以塊石取代消波塊 消能效果一樣 卻讓人更親海

過去在海堤坡面置放消波塊的作法,也改為置放天然的石塊。謝明昌說,過去海堤以下長達一百多公尺的沙灘,做了防波堤,底下就是消波塊,完全沒有沙灘可言。以天然塊石替換,對消波、消浪的效果,不下於消波塊,也讓人更容易親近海邊。

2013、2014年透過工程施作,坡面上的消波塊改以鄰近花蓮溪流域內的天然大塊石鋪排,並藉由塊石間隙有效減緩海浪溯升,經水利專業分析及水工試驗模擬可穩定,並保護堤後安全。

「疊塊石的過程相當費力,而密疊之間的孔隙,有利於人們親近海岸,對生物、生態也近乎自然。」謝明昌說。原有的消波塊則用作海岸基腳,幾年下來已被淤積的海砂覆蓋、沉到底部,不著痕跡。

維護美麗沙灘 等待海龜來驗收

當南濱及化仁海岸線逐漸減緩掏刷退縮後,九河局接著改善周邊海岸環境,將原本因地震受損的「南濱海堤」及老舊的「化仁海堤」,局部修繕並以綠化植草及緩坡,搭配海洋風格景觀階梯設計、設置海龜意象等,營造景觀特色。

為什麼是海龜?九河局認為,海龜要有沙灘和乾淨的水環境才會上岸,以此提醒民眾減少塑料使用及環境污染,期待海龜歸隊。

南濱海岸的海龜意象,盼望民眾減少塑料使用以及關切海洋議題。攝影:廖靜蕙

南濱海岸的海龜意象,盼望民眾減少塑料使用以及關切海洋議題。攝影:廖靜蕙

防風林帶栽植蜜源植物白水木。攝影:廖靜蕙

防風林帶栽植蜜源植物白水木。攝影:廖靜蕙

海岸邊的石碑上,聚集的鳥群。攝影:廖靜蕙

海岸邊的石碑上,聚集的鳥群。攝影:廖靜蕙

此外,九河局也將「防風林」納入整個景觀營造的重點,栽植原生海岸樹種,白水木、草海桐為主軸,成為海岸的第三道防線。養灘有成後,更有利海陸棲地空間之營造。

2019年7月完工後,就獲得第九屆水利署優良工程評選第一名,上個月揭曉的中華民國景觀學會「2020第八屆臺灣景觀大獎」,九河局「花蓮南濱海岸改善計畫」也獲頒環境設施類優質獎殊榮,為這些工程多了人文味,詮釋海岸工程近自然的可能。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內容由許多專家學者及民間環團,提供國內外環境教育與環保資訊;主題涵蓋全球變遷、溫室氣體控制、環保生活、環境汙染防治、生態保育、能源節約與能源效率、綠建築等各面向。期許能替沒有選票的山林、濕地、海洋、土地發聲。

DEC. 2024

2024年度精選影像

跟著國家地理攝影師回顧全年精采故事

2024年度精選影像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