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艱困的一年,疫情蔓延嚴重影響著世界各地人們的生活;在臺灣海域,長期滯留的暖水團則導致空前的珊瑚白化,從南部的墾丁、綠島蘭嶼、小琉球和澎湖群島,到北部和東北部海域的石門、野柳、龍洞灣及鹽寮灣,各地淺海都發生珊瑚大量白化的現象;在綠島和蘭嶼,甚至延伸到水深30公尺以下的海底,從岸上或海面就可隱約看見海底大片白色或螢光閃亮的珊瑚;不知情遊客可能會認為海底閃閃發亮、更美麗了,知情人士則憂心臺灣珊瑚礁的未來。
最近幾年,受到氣候變遷導致海水暖化和極端氣候的影響,世界各地的珊瑚礁相繼發生大規模的珊瑚白化事件。即使被譽為海洋保育典範的澳洲大堡礁,也在2016和2017年相繼發生珊瑚大白化,其影響範圍和嚴重程度都是史無前例,引起國際震驚。2020年臺灣海域的珊瑚白化,同樣引起國內外海洋保育人士的普遍關注。
珊瑚白化是珊瑚顏色變白的現象;在正常情況下,珊瑚呈現各種豐富濃厚的色彩,主要是因為牠們體內擁有數量眾多的共生藻;這些單細胞藻類密集分布在珊瑚內皮層的細胞中,不僅使珊瑚呈現多樣色彩,也對珊瑚的生理和造礁功能有很大幫助。共生藻提供珊瑚大部分的能量來源,用於維持生長和生殖,並且傳遞給其他生物利用,這是一種互利的共生關係。當環境劇烈改變時,這種共生關係就會被破壞;當共生藻無法正常運作,不再提供營養給珊瑚利用,珊瑚就會把共生藻趕出去或吃掉;失去共生藻的珊瑚即變成幾乎透明的狀態,顯露出白色的碳酸鈣骨骼,也就是珊瑚白化。
許多環境因子都會引起珊瑚白化,包括溫度、光度、鹽度和疾病等。造礁珊瑚通常生長在溫暖的海域,最適宜的溫度在攝氏20~29℃之間,超出此範圍的高溫或低溫都可能會引起珊瑚白化;例如1998年臺灣南部及東沙海域的海水升溫,以及2008年澎湖海域的冷水團入侵事件,都曾造成大規模的珊瑚白化和死亡。其他環境因子如光度太強或不足、鹽度劇烈變動、水質汙染或疾病蔓延,都可能引發珊瑚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