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份發表於《保育通訊》(Conservation Letters)期刊的研究,全球有500多座規劃中或興建中的水壩位在保護區內。這個發現是個警訊,因為水壩會影響當地社區的捕魚和氾濫區農業活動、物種遷移、下游三角洲和氾濫區的沉積物,以及其他重要的河流功能。
科學家:以保護自然為名的政策,都必須以讓河流自由流動為優先考量
河流是生態系統的命脈。該研究的主要作者、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首席淡水科學家蜜雪兒.蒂姆(Michele Thieme)說:「任何以保護自然為名的政策,都必須以讓河流自由流動為優先考量……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和自然生態系統服務最基本的方法,但保護區的設計和管理必須獲得改善,以保護淡水生態系統。」
淡水生物多樣性正在急劇下降。在1970年至2014年之間,淡水脊椎動物,包括哺乳動物、濕地鳥類、爬行動物、兩棲動物和魚類,數量下降了83%。主要因素之一是水壩和淡水基礎建設影響了淡水豚類、水獺、洄游魚類和成千上萬其他淡水物種的自然棲息地。
該研究也發現,此刻已經有1200多個大壩位於保護區內。這些水壩中有近四分之三(907個)是在保護區建立之前建造的。各項事證顯示,透過一些保護措施可以防止沉積物填滿水庫,影響能源或水的供應和水庫人工湖的休閒娛樂價值。
也有一些案例是政府重新定義保護區的邊界以及可以在保護區中進行的活動,好讓大壩可合法建在保護區中。這種放寬保護區法規的方式,將使保護區失去保護生態系統的能力。
蒂姆說:「保護區內的開發中大壩數量令人震驚。政府和產業政策必須避免在這些地區開發水壩,已經存在保護區內的水壩應優先考慮移除的可能性,盡可能恢復周圍的河流系統。」
研究證實大壩對自然有負面影響 也是76%淡水洄游性魚類喪失的原因之一
越來越多研究證實大壩和水庫對自然環境存在負面影響。2019年一篇發表於《自然》(Nature)期刊的論文發現,超過三分之二的長河受到水壩和基礎設施的阻礙。大壩將河流切開,影響健康的河流為全球人類和自然帶來的各種好處。根據近期的一份報告,自1970年以來,水壩是造成76%淡水洄游性魚類族群崩壞的主要因素之一。
新研究強調應避免保護區政策走回頭路,包括避免使水壩等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在COVID-19全球大流行期間,公眾無法充分參與決策過程,許多政策發展不斷倒退。各國政府必須停止這樣的發展,應利用經濟振興計畫作為加強自然保護政策的機會,才有助減少未來傳染病再次大流行的風險。
隨著風能和太陽能價格的下跌,各國政府應探索其他替代性再生能源,以築壩以外的方式滿足能源需求。2019年的一份報告《連結與流動》(Connected and Flowing)詳細說明全世界可以將部分水力發電開發計畫轉移到風能和太陽能,並透過小心為水力發電計畫選址,來實現氣候目標並保護河流。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林大利 審校
參考資料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內容由許多專家學者及民間環團,提供國內外環境教育與環保資訊;主題涵蓋全球變遷、溫室氣體控制、環保生活、環境汙染防治、生態保育、能源節約與能源效率、綠建築等各面向。期許能替沒有選票的山林、濕地、海洋、土地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