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模型顯示,因為極冰消失,靠視覺捕食的食魚性魚可能會大幅增加。
因為北極冰縮小,魚類將能以全新的角度看這個地區。
新的模型顯示,因為極冰消失,靠視覺捕食的食魚性魚可能會大幅增加。
因為北極冰縮小,魚類將能以全新的角度看這個地區。
陽光如今滲透從前一片黑暗的水域,科學家在一項新的研究中預測,有愈來愈多靠視覺捕食的食魚性魚開始大批湧入這裡。
過去與未來的氣候模型與環境情境預測,從2040年開始,透光的極地水域將急劇增加。
「我們知道海冰的範圍和厚度正逐漸減少,而且預期會繼續下去,」挪威斯瓦爾巴大學中心的研究負責人歐因斯坦・瓦爾帕說。
「就因為這樣,光線進入水層的狀況大幅增加,因為冰——尤其是雪蓋冰——擅於阻擋光線。
因此,像是大西洋鱈、鮭魚、鯖魚和鯡魚等往北擴張的物種,預計將會發現看到和捕捉獵物變得更為容易。
「比起必須湊得很近才看得到獵物,如果能夠利用視覺,就可以更有效地大範圍搜索,」斯坦・卡阿特維德特說;他是挪威奧斯陸大學的海洋動物學家,並未參與這項研究。
「如果視覺性捕食者在夏季時能夠充分利用北極,就能24小時覓食。」
觀賞影片:融冰正改變《國家地理》地圖?
2014年6月9日——《國家地理》的《世界地圖集》第十版,將顯示自1963年第一版出版以來,北極冰最戲劇性的變化。
這項調查結果發表於《國際海洋探勘理事會海洋科學期刊》,並針對先前未知的氣候變化對北極海洋生物潛在影響的規模,做了進一步說明。
瓦爾帕指出,以前的這類研究著重在水溫變化與食物可利用性。
季節性訪客
能夠游大範圍的洄游性魚類,應該可從水底光亮度的增加,獲得最大利益。
「例如鮭魚這類擅於游泳的魚﹍﹍能夠在冬季時行動,那時不管怎樣都很暗,」無論有沒有覆冰,瓦爾帕說。
有鰭類侵入種會鎖定大型浮游動物,例如橈足類和磷蝦。不過這些魚本身也可能變成獵物,因為能見度大增會使牠們遭遇面臨較大型捕食者的風險,包括海豹與其他海洋哺乳動物。「這使得事情變得複雜,」他說。
並未參與這項新研究的卡阿特維德特也認為,新來者也可能變得更易遭受攻擊,儘管像鯡魚和毛鱗魚這些魚群能夠靠著數量上的優勢尋求安全。
訪客已經來到
雖然新研究著眼於未來,據挪威特羅姆瑟大學的海洋生物學家耶爾・休烏・克里斯蒂安森說,新的魚類已經大量湧入北極。
「從南方到來的物種已經增加,這點毋庸置疑,」克里斯蒂安森說。「今年夏天,我們在格陵蘭島東北部觀察到位於最北端的大西洋鱈。」
他說,這股趨勢的背後成因是什麼還不明顯,不過貪婪的視覺性捕食者帶來的夏季侵略潮,可能對牠們即將遭遇的唯一真正的北極魚類造成嚴重後果:北極鱈。
北冰洋的其他本土魚類都生存於深海底層,北極鱈是唯一適合在冰層下生存的。
儘管這種魚的眼睛很大,牠們卻不需要靠眼睛覓食——北極鱈在完全黑暗中也能嗅出食物所在,克里斯蒂安森。
作為北極的關鍵物種,北極鱈未必能夠承受新的競爭。牠在大西洋的大型同種可能會把牠吞掉,鯖魚大概也會,他說。
研究負責人瓦爾帕補充說,今後調查面臨的挑戰「是解決溫度的光效應和也能起到一定作用的食物相關變化。」
撰文:James Owen, National Geographic
編譯:蘇睿哲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