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號】漫步東京-淺草篇
撰文: 尼爾.謝伊 NEIL SHEA
攝影: 大衛.古騰菲爾德 DAVID GUTTENFELDER
幾個星期後,我在東京另一側的淺草區和隈研吾碰面,他是設計了新國立競技場的建築師。隈研吾是日本頂尖的人才,比森下將憲整整大了一輩,但兩人都有改造東京的根本欲望。
我們坐在淺草文化觀光中心三樓的一個小房間裡。這座建築和隈研吾設計的絕大多數建築一樣,超級現代化、但又包裹在自然材質的外表下――這棟建築用的是木材――這樣的結合為的是帶來溫暖與親近感,同時向日本傳統工藝致敬。
那一天又悶又熱,我想討論在東京行走時穿越的稠密擁擠。有些人認為隈研吾反對都市化、不認同城市的龐大與冷硬,但他很快就否認了這個標籤。
「大家說我批判城市,」他搖著頭說:「我是想要改造城市。我想打散空間,讓事物回歸較小的尺度。」較小的尺度,他說,曾經是日式生活的重要特徵,也能容納更多樹木、庭院、公園――還有更多人性連結。
當然,那座龐大的橢圓形競技場很可能會成為後世評斷他的依據。但就算是那座建築也承載著隈研吾的願景――在未來,建築物在整個生命週期中能具備多種用途,並巧妙融入周邊地景。奧運結束後,他設計的競技場將轉做足球場使用,並坐落在一片樹林之中,場館的幾個樓層外將環繞戶外走廊栽種更多綠色植栽。
「我們的確有擁擠的問題,」隈研吾說:「到目前為止,我們的都市設計所做的就是找到土地,然後放上龐然大物……為了摩天大樓和購物中心而摧毀一切――這就是亞洲的做法。」
關東大地震之後東京愈發擁擠,他解釋道,二次大戰的破壞又讓這個問題加劇。世界上有許多偉大城市是在古代留下的基礎上不斷添造,是人類活動在幾個世紀以來所累積的立體歷史。但當代東京的建設既快速又沒有章法,建築、高速公路和電車路線被塞進了炸彈和火災留下的空地。
這種做法的後果,隈研吾說,展現在東京當代最黑暗的一些問題中,包括孤獨死。他伸出手來,拍了拍身旁的混凝土柱。
「我的學生現在比較傾向住在合租公寓。這是新現象……那種生活型態在戰後被拋棄了。我們一直住在孤立的空間裡,被混凝土分隔。現在大家不想再那樣了。他們知道這有害無益。」
隈研吾熱烈生動地描述東京種種,一邊用手比畫描繪。他支持的許多理念,從環境永續到主打「將自然還諸城市」的計畫都逐漸得到認同。稍後,我們爬到觀光中心屋頂的瞭望臺,隈研吾把日本形容成一個「成熟的社會」――富裕、科技先進,而且逐漸老化。換言之,已經準備好要以更負責任的方式成長。
本文未完,了解更多內容請參閱:《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2019年4月號
立即購買:博客來/誠品/金石堂/大石網路商城/7-11
東京築地市場的工作人員在上午拍賣前排放冷凍鮪魚。橫切的魚尾斷面能幫助買家判斷每條魚的品 質。築地曾是全世界最大的魚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