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共 95 筆相關資料
一份新研究提出警告,由於環境損害的關係,有32億人口的福祉將面臨威脅。不過,解決方案近在咫尺。 過度使用和錯誤管理農地造成表土風化流失,世界各地的土地因而大面積受到損害。 PHOTOGRAPH BY ROBB KENDRICK, 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根據全球第一份全面性的實證評估報告,全球有超過75%面積的土地已經嚴重劣化,福祉受損的人口達32億。這些土地有的是沙漠化、有的遭到汙染、有的是濫伐後轉為農耕用地,這些也都是物種滅絕的主要原因。 這份報告警告,如果這個趨勢不變的話,到2050年全球就會有95%的土地會劣化,導致許多地方的糧食生...
在太平洋最大的海龜繁殖地,氣溫上升可能造成的危機正在蔓延,是否將成為全球的問題? ↑↑↑↑↑↑氣溫上升造成海龜轉變為雌性 澳洲英格冉島(Ingram Island)上的海龜巡守員思考著性別與溫度的關係。 太平洋綠蠵龜(Green sea turtle)會在這個覓食區附近漫游好幾年,食用海草而逐漸增肥,再前往築巢區交配、產卵。科學家想知道這些爬行類的性別。 海龜的性別無法藉由外觀判斷,因此研究人員培養了「海龜牛仔」的本領。他們站在小船上,快速航向游泳中的海龜,然後就像牛仔一樣跳上海龜的殼。之後溫和的將海龜導向岸邊,取得DNA和血液樣本,並切開一個小開口檢查生殖腺。 既然海龜...
為遏止非法與不當捕撈,並保護海洋免受各種威脅,新國際公約談判將正式啟動,增進人類福祉。 若新國際協議如保育學家所願順利擬定,海洋生態便能暫時逃離人類的魔掌。PHOTOGRAPH BY BRIAN J. SKERRY, 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世界各國已達成決議,啟動了極具歷史意義的兩年期議程,以擬定保護公海生態的國際公約。 公海指的是覆蓋地球近一半面積、但不屬於任何一國管轄的海域。這些海域深達11公里,生態資源極其豐富,從浮游生物到珍貴魚類無所不包,而且製造了人類賴以維生的氧氣,並調節全球氣候。 正如皮尤慈善信託基金會(The Pew Ch...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種植油棕櫚加速了野豬繁殖,這比實際砍伐森林所造成的破壞更大。 印尼和馬來西亞已砍伐大片森林,改種油棕櫚。這座油棕櫚種植園位於馬來西亞的沙巴州。/ PHOTOGRAPH BY FRANS LANTING, 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在馬來西亞大陸的雨林深處,有一個長久以來的謎團需要解開。自1980年代後期,在帕索森林保護區(Pasoh Research Forest,1500英畝與大片保護區相連的大量原始森林)工作的科學家發現,這座森林的下層植被消失了。隨著時間過去,研究人員發現他們可以愈來愈輕鬆地穿越叢林,而不用在幼苗和樹苗...
雖然LED可以省電,但它的明亮光線卻引起一系列人類與動物的問題。 上方這兩張加拿大卡加立的衛星影像,由國際太空站攝於2010年(左)與2015年(右)。相較於2010年的影像,2015年的影像中有許多市郊區域都是新亮起來的地方,而且許多鄰近地區都從黃光的鈉燈轉換為白光的LED。/ PHOTOGRAPHS BY NASA’S EARTH OBSERVATORY/KYBA, GFZ 隨著全球各地的人漸漸開始使用LED燈泡來節省電力與金錢,他們可能會讓另一項問題更為惡化。 光汙染是數十年來愈發嚴重的問題,近期引入市場的LED(發光二極體)燈泡讓城市散發的光量大幅提高。...
科學家發現能吃掉塑膠袋的蠟蟲,這能幫我們改善塑膠汙染嗎? 蠟蟲是經常寄生在蜂巢中的昆蟲,我們現在得知這種小蟲能消化塑膠。/ PHOTOGRAPH BY JONATHAN PLANT, ALAMY 人類每年製造約三億公噸的塑膠,但絕大多數無法分解,最終在世界各地造成汙染。不過,歐洲的一支科學團隊或許找到了解決塑膠難題的獨特方法,他們發現有種常見的昆蟲能在40分鐘內,將塑膠購物袋吃出一個大洞。 美國史丹佛大學的環境工程學家吳唯民(Wei-Min Wu 音譯)認為:「這個發現可以說是研究塑膠生物降解的里程碑。」 這項研究的主要推手,是西班牙坎塔布里亞大學(University o...
石油製造的產品千變萬化,能夠根據需求生產出不同材質的塑膠。飲料杯、寶特瓶、塑膠袋、水管等等,便宜又方便的塑膠製品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從而導致臺灣每年製造的塑膠垃圾,相當驚人。根據環保署公布的資料,2015年臺灣人的垃圾中,塑膠就占了15%。這些塑膠製品,要超過500年才能分解,已經成為環境的隱憂。 ▲臺灣人生產的垃圾中,雖然塑膠遠少於廚餘與紙類, 但它不易分解的特性,讓塑膠汙染成為嚴重的問題。製圖/洪詩宸 這些難以分解的塑膠製品,若是選擇掩埋處理,只會不停消耗垃圾掩埋場的掩埋量;若是選擇焚化,除了安全疑慮,在石油蘊藏量逐漸減少的狀況下,顯得不切實際。無論掩埋或焚化,都無法適當...
在世界各地,啟發人心的計畫正在尋找使用較少能源的方法,或者製造更潔淨的能源並讓能源取得更為容易。 在印尼,保育組織馬薩讓基金會正協助當地社區將糖棕汁轉換成食物、電力、原料和工作。NATIONAL GEOGRAPHIC 從美國的超節能住宅到印尼在天然森林萃取燃料的巧妙計畫,前景看好的計畫正在開拓負擔得起的潔淨能源。 由聯合國主導、將自11月30日起在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氣候會議,或許可以決定抑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高標準進程。然而,全球各地許多正在進行的較小型計畫證明——在一個村莊、一座城鎮、一個城市街區,現在就可以做些什麼。 看看六個關於創新者的短篇溫馨故事——每個都是國家地理能源大...
上一篇我們談了《氣候變遷對台灣海洋的影響(上)》,接著我們要來看台灣在氣候變遷對海洋的影響上做了哪些研究,以及氣候變遷可能產生的加乘效應,讓我們一起正視氣候變遷這個龐大而陌生的議題。 彰化芳苑廣闊的泥灘地,孕育著大片的蚵田,退潮時老牛載著漁民下海工作。氣候變遷、海平面上升,將直接衝擊這群數十年來靠海為生的人們。攝影:潘佳修。 氣候變遷對台灣海洋的影響(下) 氣候變遷對台灣海洋生態系影響之研究 撰文:林幸助 (國立中興大學全球變遷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 劉弼仁 (國立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助理教授) 氣候變遷對於台灣海域生態系的影響,目前結論較為肯定且有研究可資佐證的研究案例...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