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琥珀中發現恐龍時代小蝸牛!
研究人員最近在一塊有9900萬年歷史的琥珀中發現了一隻小不點陸生蝸牛變成化石的頭部、足部和眼柄。這塊標本雖然只有0.5公分寬,卻提供了瞭解這些恐龍時代不起眼小生物生活的絕佳材料。
這隻蝸牛被包覆在一小塊來自緬甸北部的琥珀裡。它在2016年從一名私人化石藏家手中售出,其中包含了保存較差的第二隻蝸牛殼。
根據10月發表於《白堊紀研究》(Cretaceous Research)期刊中一篇論文的作者所言,絕大多數的蝸牛化石都只有殼,這個發現卻是有史以來琥珀中發現最古老的蝸牛軟組織樣本。
該研究由國家地理探險家,北京中國地質大學的邢立達主導,他的團隊近年也在緬甸琥珀中發現了鳥類幼雛、雨林蛙類、幼蛇,甚至還有覆羽的恐龍尾巴。
罕見的美好
葬身琥珀的蝸牛很少見,「更別提保有軟組織的特例蝸牛標本了,」共同作者傑弗瑞.史迪威(Jeffrey Stilwell)說,他是澳洲墨爾本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的古生物學家。
「古代樹脂的保存功能絕佳,能夠將數千萬年前有生物化石最精巧的細節完美保留於立體空間中——保存之好,彷彿牠們昨天才剛受困樹脂之中,」他說。
其他地方偶爾也發現過保有蝸牛軟組織的琥珀,但是這塊新標本的年代比之前的紀錄保持者早了至少7000萬年。它提供重要的新資料,有助了解白堊紀熱帶叢林中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這隻蝸牛現在屬於中國潮州德煦古生物研究所的館藏,牠可能和現代熱帶與副熱帶環境中的山蝸牛超科(Cyclophoridea)有關聯。山蝸牛超科的蝸牛以硬質口蓋(operculum)聞名,當蝸牛退回殼中的時候,口蓋的作用就像活動式門板。然而作者們說,這個蝸牛標本個頭太小又還是幼體,很難確鑿地辨別他的身份。
「能辨認出像眼柄或可能是口蓋的結構,這相當值得關注,」里卡多.佩雷斯–德拉.富恩特(Ricardo Pérez-de la Fuente)說,他是英國牛津大學自然史博物館(Oxford Universit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的古生物學家,去年與人合著了一篇關於緬甸琥珀中的蜱的論文。
「這樣的發現非常珍貴,有助重建白堊紀琥珀叢林,且為軟組織的立體保存開了一扇罕見的窗。」
更好的化石紀錄
作者群猜測有隻蝸牛掉進樹脂,因而形成這個非凡的標本。當時蝸牛殼可能被黏稠的樹脂封住,使牠無法退回殼中。他們推論,這隻蝸牛於是向前伸展身體,試圖脫困,接著完全沒入樹脂之中。
美國奧瑞岡州立大學(Oregon State University)的古生物學家喬治.波納(George Poinar)稱讚這個發現之迷人,不過他對於這整隻蝸牛如何被保存下來則有另一番解釋。
波納研究過來自多明尼加(Dominican Republic)保有軟組織的蝸牛化石,年代介在在2000到3000萬年前之間。他認為這隻蝸牛軟組織部分拉長的形狀顯示「掠食者攻擊這隻蝸牛,拉扯牠的身體,然後不小心讓牠掉進樹脂裡,蝸牛就被留在那裡了,」他說。「沒有掠食者會想吃沾了樹脂的晚餐。」
無論這隻蝸牛如何迎接牠的死期,這個獨特的發現都為增量中的緬甸琥珀動植物化石增色。來自愛丁堡蘇格蘭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Scotland)的共同作者安德魯.羅斯(Andrew Ross)說,大多數由樹脂保存的標本都是在過去十年間發現的,目前總數已破千。
「緬甸琥珀的多樣性著實驚人,而且……混合了已滅絕的原始生物,以及與現生親戚相似的生物,」他說。「琥珀是資訊的寶藏,有助了解那些過去只能從岩石化石知曉的動物。」
撰文:John Pickerell
編譯:石頤珊
延伸閱讀:遠古琥珀中發現飽食恐龍血液的蜱 / 「琥珀藏蛇!」古生物學家首度在琥珀中發現幼蛇化石